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教育教学>>德育案例>>正文内容

基于校园环境文化的学校德育规划与实践——以绍兴市稽山中学为例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一、背景及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他又强调教育要“润物细无声”。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正所谓“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绍兴市稽山中学是省一级重点中学、省文明单位、全国绿色学校,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特色化、优质化、多样化发展的高中学校。学校“坚守大成理念,奠基师生发展”,以“培育敦品笃学,砺行致远之青年”为育人目标,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精心管理、精品课程、精致校园”三大工程,承千年府学之精髓,建江南文化之名校。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美丽的校园本身就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优雅美丽的校园环境总能令人心旷神怡,总能在无形中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文化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一直把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育人化作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是文化,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自己的文化。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正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形态。学校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基本场所,良好的学校环境文化,会成为教师工作的潜动力,也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是学校团队意识的外在表象。因此,建设良好的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教育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应有之义。同时,学校在校园环境文化规划设计与实践探索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二、实践探索的优势

学校一直努力实现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育人化,使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成为一本本“活的教科书”,充分发挥学校物质设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发挥隐性教育作用。绍兴市稽山中学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如越王勾践“投醪河边投醪出征”、“卧薪尝胆”校训碑、“励志、鸿学、翔宇”的校风题字、戟门、大成门、历朝“重修府儒学”碑文、泮池、敬一亭等府学宫遗迹、秦会稽刻石(李斯碑)、抗日救亡纪念碑、院士树、大师树、念慈楼、著名校友的题词、孔子像、邵力子像、校史陈列室,我校办学的历史、校园内古树名木等,都是我校所特有的优质文化资源。

学校大力实施“精致校园”工程,把“精致校园,润泽无声”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是学校“精心管理、精品课程、精致校园”三大工程之一,学校分多次投入资金对学校环境逐年进行改造和完善。一是进一步打造开发好了校园投醪河沿岸的横向人文景观带,通过凸显绍兴先贤事迹来砥砺师生的精神品质;二是挖掘利用好校园的儒学文化,通过彰显千年府学文脉来滋养师生的生命灵魂。三是建设整理好稽中不同层面的校史源流文化,通过展示深厚人文底蕴来熏陶师生的心志情操。

三、取得的成效

校园文化的魅力,在于把校园物质环境和学校人文底蕴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于把校园整体环境所组成的有形、无痕世界和学校人文底蕴所构筑的价值、意义世界组合起来,成为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师生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些都应当成为“精致校园”的名片和符号。

为此,学校围绕“精致校园,润泽无声”的基本途径运行模式和相关人文环境建设内容、设想,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坚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即在梳理、挖掘、综合、提炼学校文化底蕴基础上,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积极创建以“诚朴勤毅、善雅博智”为培养目标的文化育人环境。

2.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

体现学校在文化层面、要素、环节上的共性,同时也注重在不同角度文化环境的特性、特征、特点的个性,做到共性与个性交融统一,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3.显性与隐性相一致的原则

即朴素与雅致相交融、自然与庄重相搭配、沉静与灵动相呼应,使学校景物、标识、图文、绿化等显性文化的要素,被赋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学校精神教育的隐形功能。

(一)构建了环境文化识别系统

1.“大成”理念引领,健全学校视觉识别系统

在“大成”理念的引领下,对学校现有的包括校标、校徽、校歌、校旗等学校标志性形象做进一步改良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健全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对学校行政文件、校报、校本教材、教案、听课笔记、工作笔记、学校信封、便签、通讯录、学校专用铭牌、科室牌、职工和学生校徽、胸卡、学校专用纸杯等等进行整体的系统开发。

2.寻找特色景观,打造了稽中形象靓丽名片

校园里的每一处都是一道风景。学校的校舍、景观、石碑都是学校文化精神的体现,校园是鲜活的教学实体,鲜活的教育读本。为了使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建设相得益彰和谐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更好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学校发动师生开展校内十大景观的命名活动,经过广泛征集、深入调研、总结凝练,确定了校园十大景观,并将命名结果和释义予以公布,为广大师生了解并广为使用。

(二)环境文化建设贴近稽中历史

一所学校的历史,就像是学校成长的密码。环境建设只有掌握了校史这把秘钥,育人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走进稽山中学,时光就像倒退了几百年,宋代府学的悠长历史感充盈在学校的每个细胞中。但转眼一望,又明显感觉到了21世纪的时代步伐和特色。“坚守大成理念,奠基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卧薪尝胆”的校训碑亭在春日的阳光下熠熠发光,催人奋进。

1.修旧如旧,彰显百年文化历史

稽中校园位于宋代府学宫旧址,是绍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嘉佑五年至治平二年(公元1060——1065),越州州学迁至投醪河畔,当时的州学学宫既是举办官学之地,也是祭祀学圣孔子之所。故州学的建筑风格、布局大致与全国各地的孔庙相近。当年府学宫戟门、大成门、泮池和重修府学碑等遗迹于今尚存。这种特殊的环境文化本身就是一部难得的历史画卷,其中蕴含着多少代人的传奇、多少个生动的故事、多少次辗转的变迁。学校尊重历史,把它们融入环境,使其渐入人心,形成了府学校园独特的韵味。

稽山中学作为千年府学、百年名校,在追求现代、新颖、国际化的当下,在几次大规模的校园环境改造中,都不随波逐流,而是尊重历史。坚守住自己独特的环境风格,也就是坚守住了自己的文化风格。因为尊重历史,才有如今古朴典雅的校园,它每一处斑驳的廊柱都在诉说着历史的厚重,每一幅雕梁画柱都氤氲着书香。

近年来,学校“修旧如旧”地改造校园,修缮了府学宫的戟门和大成门。大成门和戟门内有十多块石碑:《绍兴府儒学碑记》《重修绍兴府儒学碑记》《新修绍兴府儒学碑记》《绍兴府学义田碑记》等,落款时间有明万历年间、清顺治嘉靖年间,石碑刻字隽秀,虽历经风雨依然清晰,它们明证了这座千年府学宫的一次次兴废。

学校聘请专家重新设计改造学校的南大门和西大门,使之与学校的整体文化格调更加协调。

学校重立孔子圣像,以彰显千年府学宫的特点,可以使稽山中学更好地传承府儒学文化,铸就稽中人特有的一种品质,从而提高稽山中学的办学品位与社会影响力。修缮幼翁山东侧的抗日纪念碑,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让学生铭记历史,坚定“发奋图强、自强不息”拼搏精神,强化“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担当意识。

今天的稽中散发着古典乐文化的气息,有中华的背景、江南的特质、绍兴的味道,把百年文化历史彰显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中,让每一堵墙、每一条路都苏醒记忆,都赋予教育的意义。

2.校友景观,彰显精神内涵底蕴

人文环境是一所学校精神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其教育功能不仅来自书本和课堂,还来自于学生长期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它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二课堂。校友文化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文化传统沿袭的重要精神命脉,是学校独特精神和文化印记的重要体现,是校园景观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师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更会给师生以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树立理想与榜样,促进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正确思考。

经过校史文化资料查证、全校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意见汇总、网上征集、整理汇总和组织专家、有关人员多次讨论遴选、修订完善等环节对学楼各楼宇以著名校友的名或字命名,并邀请知名校友进行题词和挂匾仪式。

楼宇功能楼宇命名校友情结
教学楼1励志楼励志,即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外,励志亦为“力子”的谐音,以此纪念我校的创始人之一邵力子先生。
教学楼2鸿学楼鸿学即博学,意即勉励学生要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鸿学楼三字由我校校友,院士,国家最高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先生亲笔所题。
教学楼3翔宇楼翔宇即翱翔宇宙,意为长大后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为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强盛作出贡献。此外,“翔宇”是周恩来总理的字,也是为了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及对稽山中学的特殊照顾。
行政楼念慈楼我校行政楼由我校校友刘宗其先生捐资筹建,为感念母校教育之恩,取名为念慈楼。
图书馆柏堂楼徐柏堂先生为我校首任校长,为了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不求名利,弃政从教,不辞辛劳,不避艰险,鞠躬尽瘁,直至为稽中发展以身殉职。1941年夏,先生赴重庆为办妥稽中分校立案之事,并筹集经费,转道香港回沪时,正逢日寇偷袭珍珠港后,香港外围发生海战,先生正为呼吁港胞乡亲支援稽中而奔走,在海滨突中弹片,不幸遇难,年仅46岁。先生的精神永垂不朽!图书馆以“柏堂楼”命名,以示稽中人永远怀念先生!
科学馆可桢楼竺可桢先生为建校之初十大校董之一,历来关心我校发展。他是绍兴乡贤,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时,形成了“竺可桢精神”,以“求是”为主导。“求是”就是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以校董、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我校科学馆,恰如其分,意蕴丰富。“可桢”其谐音又为“渴真”,即渴求真理,名至实归。同时,从字义上看,“桢”,指坚硬的木头,古代打土墙时所立的木柱,泛指支柱。“可桢”也蕴喻着使每位稽中学子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体育馆仲华馆朱仲华先生是我校十大设立人之一、校董会董事长,毕业于复旦大学,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1932年,朱仲华与邵力子、金汤侯、姚慧尘、张琴荪、刘振一等10人,每人捐助1000银元,购买原绍兴府学宫旧址80亩土地,创办了绍兴第一所完全中学——稽山中学。仲华其谐音为“中华”,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明天的希望,有责任去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取名“仲华馆”意在激励稽中学子要志存高远,强身健体,有钢铁一样的身体,钢铁一样的毅力,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艺术楼元培楼蔡元培先生为建校初期我校校董。蔡元培是公认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一位启蒙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革命家。他还是一位美学家,特别重视把美学与教育紧密结合,创建了自成特色的美育学说,把美育提升到人格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地位。“以美育代宗教”,“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于社会。”蔡元培要求学校把艺术看得和科学一样重要:“艺术能养成人有一种美的精神,纯洁的人格。”将艺术楼命名为“元培楼”,秉承着蔡元培先生深刻的教育思想。

(稽山中学各楼宇命名)

学校建设整理好稽中不同层面的校史源流文化,做好知名校友、优秀学子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宣传、汇编工作,通过展示深厚人文底蕴来熏陶我校师生的心志情操。把一些为母校捐资助学、设立奖学金的校友资料和个人图片制成镜框后悬挂在学校的各幢建筑楼的走廊。对科学技术、文学艺体等方面取得成就的知名校友的介绍资料分别悬挂于科学馆、图书馆、艺术楼、体育馆。爱校情感是连接母校与校友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融入到校友文化景观中,体现出的是一种对于共同文化的坚守和情感的延续。校史陈列室中校友旧物、校友捐赠等重要资源,以直观生动的景观形式宣传爱校荣校教育。

(三)环境文化建设尊重自然

1.尊重自然,环境友好绿色校园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将美丽的校园作为一个开放的隐性课堂,实现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育人化。稽山中学是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环境友好型学校,学校现有一万多平方米的草坪,校园内南水北山,花草飘香,树木葱郁,亭台池碑,风光旖旎。幼翁山上,小鸟绕梁;泮池荷边,鱼翔浅底;投醪河畔,绿树成荫。在这里,你可以谛听鸟语,亲闻花香,你能品尝到全国绿色学校和花园式单位的特有韵味。优美的校园令人心旷神怡,陶冶人的美好情操。

近年来,我校在继续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注重学校的环境美化工作,花草品种、数量逐年增加,已达到终年常绿,校园环境优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校花大力气营造“精致校园”,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以提升学校品位。学校对“幼翁苑”、“中心花坛”等进行了改造,现“幼翁苑”内有连廊、敬一亭、小径、花草、石凳等掩映在树丛间,可供师生们漫步、静坐、赏花、阅读、闲谈,已成为了亮丽的校园美景,整个校园更加典雅精致,形成了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园林式校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力量,美丽的校园本身就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优雅美丽的校园环境总能令人心旷神怡,总能在无形中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情操。

2.布局合理,建筑景观相得益彰

稽山中学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建筑景观相得益彰,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

学校整体建筑景观的布局为,围绕学校“府学文脉”中心轴线,一是打造开发好校园投醪河沿岸的横向人文景观带,通过凸显绍兴先贤事迹来砥砺师生的精神品质;二是挖掘利用好校园纵向以府儒学为主的中华儒家文化,通过彰显千年府学文脉来滋养师生的生命灵魂;三是打造各楼宇之间的绿化小品休憩园,设计、布置出四个院落区块,以植物中被誉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分别在四个区块院落中“加种”这四类植物,命名为:松(宋)梅古樟道、清水兰草坡、明善菊花园、通慧元竹林(稽山中学在绍兴府学阶段: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现四个区块,亭台长廊,石桌石凳,草木相映,成为师生们读书休闲的好去处。

松梅古樟道——“有初”,自古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勉励师生要有始有终,不忘初心。

通慧元竹林——“通慧”:勉励师生要事理通达,养一颗慧心。

明善菊花园——“明善”:勉励师生要明晓人生,存一颗善心。

清水兰草坡——“采诗”:出自《诗经》典故,勉励师生勿忘远方,孕一颗诗心。

3.植物景观,树木花草相映成趣

植物景观,不仅是构建校园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蕴含的植物文化,又是中学校园精神文化重要的衍生部分。

学校在绿化工作上,坚持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绿化原则,认真选择花草树木,合理种植,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绿色活动空间使校园内呈现出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多彩冬景苍翠的优美景象。目前,学校全年常青,四季有花,环境色彩清新,景观疏密有致,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们的人生色彩,丰满他们的形象直觉,让他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目之所及,观美润心。

同时,对校园内87种植物名目进行挂牌介绍,运用配备楹联诗文的形式以起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妙用,积极营造校园植物文化氛围。一是增长知识,通过悬挂的标识牌使师生在赏心悦目之间潜移默化地接受植物知识;二是净化心灵,当身边的一草一木对审美主体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师生必然感到心情开朗焕发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三是道德观人生观的教育,通过对于植物某些特性的观察所产生的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等这就强调了植物对于人精神的陶冶。

小果蔷薇

Rosa cymosa Tratt.

蔷薇科,攀缘灌木。小枝圆柱形,无毛或稍有柔毛,有钩状皮刺。花多朵成复伞房花序;花瓣白色,果球形,红色至黑褐色。绿化美化、蜜源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

唐•杜牧诗云: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指醉人头。

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

蜡梅科,落叶丛生灌木。叶半革质,花被外轮蜡黄色,中轮有紫色条纹,有浓香。花开于寒月早春,叶前开放,花黄如蜡,清香四溢,为冬季观赏佳品。

唐·黄蘖禅师诗云: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各类校园植物采用以班级为单位认养的方式养护,让学生在校时精心呵护小树,与树木一起成长,既培养他们爱校、爱绿护绿、爱劳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又让每一位走出稽中的学子对母校增添一份深深的眷恋和美丽的乡愁。在许多年后回到母校的时候,都能站在当年自己曾经呵护长大的树木下感受一份母校的牵挂。

四、进一步实践探索的愿景

千年府学宫,绍兴文脉之所在,从这里曾走出过2121个进士、25位文武状元,王阳明先生曾是这里的老师,刘宗周先生是这里的毕业生,建在千年府学宫旧址上的稽山中学,本就是绍兴古城保护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现代稽中人理应在古城保护中有所担当,作出贡献。

学生在这样中国文化突显的校园里学习,时刻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着,天地无语,而四时行焉,桃李不言,而下自成蹊。学生可以跟范仲淹、陆游、王阳明等历史名士心灵对话,也可以学习到当下徐光宪、陶文铨等杰出校友的家国情怀。让每一个学子,都沐浴在大成圣辉之下,成为那个独特的拥有“诚朴勤毅、善雅博智”品质的最好的自己。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丰富学校的精神内涵,传承好府学文化,讲好稽中故事,提高教育品质,提升校园品位,打造学校品牌,创建最具文化特色的江南名校。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