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思想者工作室>>教育感言>>教育科研>>正文内容

教育感言371:《基于课堂教学的高中政治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究》发表随想20160725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刘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政治课程在课程理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全面提高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文化知识素养、心理品质素养、教育能力素养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教育教学长远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创设游戏规则,分层有致,打造有效性课堂。

基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产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简单地归结为封闭、单一的强制灌输与接受过程,出现了价值错位、目标虚设、主体缺失、教学分离等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偏重讲述行为、过多依赖信息技术、激发兴趣流于形式、课堂对话形式匮乏等现实问题严重扼杀了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真正体验。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有序的要求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和学生的知识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传授要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不仅要求教师选取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现实案例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且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规范学生的基本行为,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不仅要努力做到教学时间合理、逻辑顺序清晰、教学过渡自然、教学节奏强烈,不断实现动与静、张与驰、放与收、疏与密的有机结合,而且要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灵活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三是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高效教学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智力水平层次、教师自身优势和教材内容选择和确定教学方法,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实现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二、突出梦想展示,张扬个性,打造理想化课堂。

菁菁校园是生长梦想的地方,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就必须始终关注学生思想活动及道德形成具有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等特点,注重结合学生的当前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学生个人经验、学生生命实践的有效沟通,使课程教学成为学生实现个性张扬、个性成长的理想场所,从而实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教育价值目标。教师的教育理想是教育行为的精神追求,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一要重视阅读,提升知识素养。新课程改革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既要大力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又要使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和新观念深入人心。教师要多读学科理论书籍,明晰学科基本结构; 多读教材相关书籍,细化教材知识体系; 多读专业期刊报纸,做到理论实践结合; 多读课程教学通论,丰富课程教学指导。二要重视实践,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师务必立足课堂、立足学生、立足教材。教师不仅要注重把先进的教学思想、策略、方法、案例等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要以自身教学案例和典型课例为载体加强课堂教学行动研究,通过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等教学研究形式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学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要坚定理想,加强正向激励。教师不仅要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典型事迹来把握正能量的本质和内涵,还要善于发现、宣传、传递和坚持正能量,通过课堂教学渗透、育人环境创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实现教师的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有机结合。

第三、注重技术整合,多元互动,打造信息化课堂。

当今世界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同时也顺应了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高标准、综合性的要求。新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诸多特性创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选择、传送、加工和利用等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一是打破课改瓶颈,获取海量资源。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日益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在网络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基础上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就能获得海量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借力信息技术,实现专业成长。教师不仅可以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高效便捷的交流讨论、协作研究、合作学习等形式加强网络教研,从而真正实现跨时空、高效率的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技能,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实现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在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第四、注重情境创设,合作探究,打造生活化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定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丰富的教育教学情境具有感性因素丰富、内部蕴涵主题、可以反复感知等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因而教师要注重收集相关课程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支持条件。在新课程改革中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未来发展需求,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中,做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做到课程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学科知识传承的需要,又要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要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生活,防止空洞的理论说教。课程内容生活化就是要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二是要做到学习过程生活化。新课程特别强调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教师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案例来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要用教材内容来解释现实生活,用现实生活实例来丰富和说明教材内容,避免从教材到教材、从知识到知识的空洞说教。三是要做到认知工具生活化。教师要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要用人们所普遍关心的社会辨别是非和学生中普通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学生运用有关理论来分析认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双边统一活动,是学校教育最核心的一项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和合作性意义建构,这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个性的解放的过程,也是教师由教学权威的角色转变为思想政治道德的知识传播者、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人格品质塑造的引导者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注:本文发表于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教师教育论坛 普教版》2016年第4期。


友情提醒:所有站长原创资源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违者本站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站长简介】刘海,教育硕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刘海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延安市优秀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首届“勤远教师奖”获得者、校德育处副主任、校政治教研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曾参与或主持过《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与运用》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的《浅谈乡土材料在经济常识教学中的运用》等90多篇文章发表于省级教育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0多篇论文、教案、试题、高考分析等文章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教辅类专业报刊。制作以个人原创资源为主的思想者工作室网站( http://www.teacher001.net)……[详细内容]

【网站简介】思想者园地网站( http://www.sxzyd.net)建立于2003年9月1日,致力于为中学文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撑平台。目前拥有各类教学资源200000多个,注册用户达到10万余人,资源点击超过5000万人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中学政治、中学历史、中学地理、教育德育等在内的国内较大的中学文综教学资源网站。……[ 详细内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